我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代表性成果

智能化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4-05-13
       本成果主要面向多灾种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了广域灾害感知与特定区域的精细化监测相结合的精准智能防灾监测方法,研制了面向多灾种、灾害链和复合灾害事故感知和预警的新一代智慧应急平台,解决了复合灾种感知能力不足、灾害数据获取精度不够高、监测手段不够好、数据传输不够实时可靠、数据分析和预测不够精准等问题。在智慧应急关键技术方面,多灾种风险评估及损失预测技术,能够支持5类灾种的多灾种风险评估与损失预测模型,知识与数据双重驱动的灾害预警与决策技术,支持构建 5 种以上孕灾环境与受灾体的辅助决策模型,同时构建包含1万条以上知识的应急知识图谱。 
       (1)内嵌时空特征与数理规律的灾情数据融合分析与智能预警技术:突破了目前传统灾害数据分析与预警技术的局限性,本项目成果在时空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和类脑计算引擎、领域动态知识图谱相结合等技术,实现了精准智能化的可解释数据分析平台。与国外同类平台相比,平台具有演化和强大分析推理能力,可以利用重大灾害监测历史数据进行应用验证,能够显著提升重大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综合性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使灾害大数据分析预测能力大幅提升。
       (2)构建了基于时间序列、空间范围和属性等时空信息脉络的时空数据底座。融合数据仓库、数据湖存储架构,研发了将二者优势相结合的“湖仓一体”数据组织管理系统;以“感、传、知、用”为总体框架,研发了包含风险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服务层、应用系统层的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与救援处置的智慧应急平台,支持多模态、多灾种和灾害链数据的接入管理,突破了传统数据平台在时空关联及数据安全性方面的局限性,形成了湖仓一体化与区块链相结合的智慧应急平台。
       本成果中的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发明专利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已应用于广西的自然灾害普查、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管理等防灾减灾应用领域,在南宁、 北海、柳州、桂林等地开展了示范应用,新增销售额11.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广西防灾减灾智能化水平。